返回網站

好好生活,你就是小英雄

讓超級英雄帶領孩子建立生活習慣

· 奇德觀點

文:小之

還沒開始上學的外甥就會說很多話,但有些話乍聽跟當下在做的事沒什麼關係,例如吃早餐的時候說:「Superman~」,聽到要刷牙的時候說:「Batman~」(超人&蝙蝠俠表示:?!)

(本圖為示意圖,我外甥長得更可愛)

(本圖為示意圖,我外甥長得更可愛)

吃早餐和超人出任務有什麼關係?

原來,是他媽媽之前在書店帶他看了兩本繪本,一本是在一天早晨開始,將小朋友在白天要做的事情,跟超人做的事情做對照,例如書本左頁的孩子在吃早餐補充營養,右頁的超人也在吃早餐補充能量。至於另一本黑暗騎士蝙蝠俠就負責對照孩子晚上的活動,例如孩子晚上收拾玩具,就對照蝙蝠俠整頓環境之類的。因此當外甥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,他就自然而然地聯想到超人和蝙蝠俠。

(書店裡一系列的超人任務&兒童生活日常活動對照繪本)

(書店裡一系列的超人任務&兒童生活日常活動對照繪本)

為什麼沒有動力完成日常的例行事項?

我到書店翻了這幾本書,覺得這是個很棒的引導概念:將孩子的日常行為連結到偶像任務,讓孩子有立即主動完成的意願。因為以往在引導小孩子做一些良好日常表現時,常常會訴諸以下兩種脈絡:

1. 當你表現良好就可以獲得其他人的稱讚,例如:自動自發做完作業,就可以獲得老師和家長的讚美。
2. 做好日常該做的事,對你是有好處的,例如:刷牙會讓你的口腔比較健康。

但若只依照第一種第一種脈絡去引導時,表示孩子這麼做只是為了他人的讚賞,在沒有其他人可以立即肯定他行為的情況下,他就不會覺得這麼做有什麼必要。就跟很多孩子在課堂上很習慣說:「做完這件事有什麼好處嗎?可以加分嗎?」若沒有內化成自身的行為,來自外在的誘因一旦不存在,就會喪失執行的動機。

 

第二種脈絡比較有可能轉換成內在的動機,因為是對孩子有好處的。但通常這樣的好處不是立即可以見到的。例如突然一天不刷牙,也不會馬上就蛀牙。也就是說,因為這些行為不做也沒有立即的壞處,孩子就不會馬上體會到建立這些習慣的好處在哪裡。

(很高興看到除了男性的英雄角色,也有像是神力女超人這樣的女性英雄角色!)

(很高興看到除了男性的英雄角色,也有像是神力女超人這樣的女性英雄角色!)

我也想跟我的偶像一樣

而這一系列繪本概念呈現給孩子的想法則具有兩個特色:

1. 透過超人形象,建立孩子心中的楷模(Role Model)
2. 將孩子的日常行為跟英雄任務做連結

在過去帶領孩子們進行創業體驗課程時,我們總是將教室的周圍貼上各種知名創業家的海報,包含說過的經典語錄,並在上課時讓學生認識在創業團隊中不同的角色,例如執行長、財務長、設計總監等等的工作任務有哪些,讓學生擔任不同的職務,進行上述各種工作。在活動進行過程,我們也會讓孩子們知道,他們在做的事情、遇到的問題,就是真實生活中會遇到的情況。
 

遊戲化大師周郁凱所提出的遊戲八角理論(Octalysis)中,其中一個行為動機的核心動力就是:所有權與占有欲(Ownership & Possession)。玩家覺得他們擁有一些東西,他們就會自然而然地想要努力讓他們擁有的這些東西更好(像是裝備的升級),或是去追求更多的東西(累積更多寶物等等)。孩子們在創業情境中被賦予團隊職務的責任與任務,有明確的引導時,他們就會覺得獲得這個角色的權力,並且進一步引起另外兩個核心動力:社會影響力與同理心(Social Influence & Relatedness)重大使命與呼召(Epic Meaning & Calling),讓孩子們擁有使命感和有意識地和團隊溝通協調。

(超級英雄也是要幫忙整理環境的!)

(超級英雄也是要幫忙整理環境的!)

能看到這樣的故事是令人開心的,但在喜歡之餘,不免也希望在文化認同上,對於英雄的想像能夠更加多元(當然這也涉及了文化產業的問題),不論是種族、年紀、能力等等,都能讓各形各色的普羅大眾,能夠更容易找到一個更接近的英雄形象投射,也更相信我們成為英雄的潛力。

【小之專欄】
作者為奇德王國創辦人。在教育的路上一路不斷的學習,跟孩子們一同培養創業家精神,記錄與分享各種教育上的想法與心法。 

教育資訊分享LINE@ 請透過下方連結將我們加入好友。
https://line.me/R/ti/p/%40bpj9757c 新情報與優惠好康不漏接!